友空间

The window of the public众森之窗

用爱筑起一道“绿色的生命线” —— 访江西众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清源

文/徐鹏鹏

“这是一个没有生息的春天”,在世界环保意识的力作《寂静的春天》里面,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这样写道。这不是危言耸听的恐吓,更不是无病呻吟的感叹,这是中国当下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带来的生态变化,我们记忆中的春天,从诗中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变成了漫天黄沙随风走,荒草无情连北天。在城市里头,空气中漂浮的汽车尾气,高能耗碳排放以及各种污染因素导致了空气雾霾污染持续加重,再加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然成为人们奋斗的白皮书,竞争呈现出“白热化”。当生活的环境变得糟糕,当高强度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和倍增的心理压力渐渐袭来,人们好似生活在“围城”里面,逃不出去。这时候多希望能待在一个自然舒适,没有丝毫嘈杂,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的空间里,慢慢地释放白日的焦灼,彻彻底底的放松下来。


绿色建筑引领人居生活新时代

这样的地方还真有!为了打造绿色的人居环境,众森实业集团斥巨资潜心打造零同步欧洲、有别于传统住宅的高舒适度、低能耗的绿色健康住宅众森·红谷一品。什么是绿色建筑?朱清源说:“绿色建筑就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能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的排放。”

走进红谷一品,亦如走进法式建筑群,那种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追求浪漫典雅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目前,众森·红谷一品已获得国家最高级别认证“绿建三星”荣誉,内容涵盖了节能、节水、节电、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等共计六大项、四十六个小项的评选。荣获国家六项专利,研发了十大绿色建筑管理系统的众森,“绿色建筑住宅专家”的称号可谓是实至名归。那么,绿色住宅究竟与传统住宅有何不同?记者注意到,每个房间里面都有一个排风口,用手靠近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室内的空气在生生不息的流动,而且室内的鲜花盆景生长的很美,植物的叶子摸上去有一种生命的质感,这只有阳光和水分都很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有这般活力。当天,我们是下午两点开始采访,看着外面的阳光还很刺眼,室内虽未安装空调,但却仍觉凉爽,这不禁使人感到好奇。朱清源说:“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富氧新风系统,它能让室内的空气一直处于清新的状态。”朱清源提到的富氧新风系统不仅可以持续输入净化的新鲜空气,提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还可以过滤外部空气中包含 PM2.5 在内的各种污染物和病原体,从而减少过敏性鼻炎、哮喘病、气管炎等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不光如此,绿色建筑系统还加入了空气恒湿系统和楼板舒适冷暖系统,前者可长期将室内湿度保持在人体最为舒适的 30%-70%的湿度水平,春天不潮湿,秋天不干燥,从而减少风湿类和腰椎、颈椎等疾病产生和复发的几率,后者则让住户完全抛弃空调,电暖等高能耗电器,因为采用了地源热泵的楼板冷暖舒适系统,让室内每个都空间达到了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每天 24 小时室内温度保持在 20-26℃(±2℃),全年四季如春,提高老人、婴儿、孕妇等人群的健康舒适度,没有空调噪音的干扰,保证了更高的睡眠质量。难怪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下来,人坐在里头会觉得神清气爽。

据悉,江西省要求所有住宅项目在 2017 年必须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的水平,所以绿色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未来趋势。

质朴深情,用爱去经营企业

朱清源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无论走到哪里,始终不能淡忘的是自己的根基。他的根长在如火般炽热的红土地上,这注定他骨子里面流淌着的是家乡的血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朱清源进城经商,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九十年代末已经在上海站稳脚跟的他有了第一次移民的想法,但是,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因为恰逢两千零一年江西省政府在上海招商引资,希望在外的江西籍企业家能够回乡投资,助力家乡发展,朱清源就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突然听到了一声熟悉的乡音,都说乡音难改,乡情缠绵,朱清源知道这是他“回归”的最好机会,就这样他带着多年的积累和一腔热情又回到了这片曾经给予过它滋养的土地。

个人价值观转变为社会价值观。这些年来,朱清源一直在践行着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2006 年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出资出力,大力支持家乡的公路建设,为 5 个村庄出资 63 多万为家乡义务修建乡村公路;2007 年,与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众森之星助学基金,开展江西省贫困学子圆大学梦的助学活动,资助 23 名贫困学子 4 年的学费,约 46万多元;2008 年,多次以公司及个人的名义,参与政府及社会团体组织的汶川地震等救灾活动,赞助约 33 万余元;2016 年 4 月,他参与到“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伟大事业中,和新建区石埠镇竹园村签订三年帮扶协议。拟投入 100 万元帮助贫困乡村,用以修路建桥、五保户危房修缮、投资绿色生态米粉厂,可帮助和解决约 100 人的就业问题。

为什么会在慈善这条路上坚持这么多年?朱清源这样回答:“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一己之私,那么他的路一定会越走越窄,他的动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少。我每一次的付出其实都是一次精神上的告慰,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感谢这个时代,正是国家的繁荣才让我们有了改变命运的契机,所以,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我们的富裕就不单单是我们自己的功劳,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能量散播出去,去帮助一部分人,去感染一部分人,只有带着这种纯粹的美好的动机去经营企业,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朱清源作为南昌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在历年人大会上提出多项议案,如《关于尽快修改《南昌市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提案》、《关于尽快增加马栏圩区域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提案》、《关于加快推进龙潭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提案》等,均得到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逐步落实,他在用自己的所能尽心地履行一个人民公仆的职责和使命。

用爱筑起一道“绿色的生命线”

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朱清源用心打造的绿色建筑时,你会发现,其实这也是一份“慈善”,与大多数开发商不同的是,一年肯花三千万的资金去做研发,这就足以证明他对品牌和质量的追求,而卓越的品牌背后,就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相信若干年后,那必定是一道“绿色的生命线”。

点赞0
南昌网站建设